English

亨利“一命呜呼”了吗?

2000-03-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4期发表舒润《亨利“一命呜呼”了吗?——谈加强外国文学研究严谨踏实的学风》一文,作者说,因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对国内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一直比较关注。近日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第一、二、四卷,随手翻到英国文学部分。关于福斯特著名小说《霍华兹别墅》情节介绍的结尾,撰写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原谅了亨利,答应同他结婚,一心想与丈夫建立真诚的个人关系,却难以如愿。后来查尔斯失手打死伦纳德而被判刑,亨利也在接连的打击下一命呜呼。”(《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带着疑惑,我查看了福斯特的原著。在第46章即最后一章,亨利在霍华兹别墅养病,玛格丽特与她丈夫的关系相当不错。玛格丽特与妹妹海伦随后有一段对话。海伦对玛格丽特说:“你对亨利的爱和理解与日俱增,这我看得出来。”(《霍华兹别墅》,兰登书屋,1921年,第337页)小说结尾处,亨利已变得“真诚”,说出了他前妻要把霍华兹别墅遗赠给玛格丽特的秘密,这时,海伦抱着她的孩子,来到他们身边,激动地欢呼牧草丰收。显而易见,福斯特在《霍华兹别墅》中并未让亨利“一命呜呼”,《20世纪欧美文学史》的有关叙述与小说情节不符。粗读《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中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部分之后,我认为有些史实有待撰写者进一步认真核实。如:

1914年萨拉耶沃一声枪响,它(奥匈帝国)就轰然爆炸,不仅把雄踞多淄河上的庞大帝国炸得分崩离析,也把欧洲各国卷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卷,第5页)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人数达4,000余万人,共有33个国家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达6,700万,共有61个国家卷入战争。“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字眼用来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战似更为恰当。

美国黑人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反映在哈雷尔文艺复兴运动中的美国黑人在文化上表现自我的强烈要求形成多元化美国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侧面,从而产生了文学中的巨匠和巨著,使欧洲也为之侧目。(第二卷,第15页)

确切地说,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只是构成“多元化美国生活”的一个侧面。作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第一次高潮,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伴随着20年代美国黑人的“觉醒”而兴起,同时也是黑人“觉醒”的充分表现,但当时尚未出现称得上是黑人文学的“巨匠”或“巨著”。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对20年代主流文学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说该运动“从而”促使产生“使欧洲为之侧目”的白人文学“巨匠”或“巨著”,亦缺乏事实根据。

史料失实、论证不充分、表述不严谨、论点缺乏新意和深度,是我们国家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内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的原因有二:一是读书不够,有些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人未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料,结果写出来的东西与事实有出入,出现舛误;二是研究不够,结论不是在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做出,而是照搬套话,空发议论,经不起仔细推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